0%

Study Hard——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Guidelines

1
其实不管是主业、副业,我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深入思考问题,热情分享经验,激发别人潜能。

•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大多数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却只是读到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成一张知识网,长成一棵知识树。

• 学海真的无涯吗?到底什么样的“知识”值得我们花精力去学?

知识无穷无尽,但掌控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律是有限的。你需要的是从海量知识中辨别出其中的“王炸”,一通百通!
学海非无涯,知识有主次。

• 为什么学习“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世界这么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拥有学习力的人,才拥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

•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怎么才能让知识变现?

刻意练习+多场景思维训练=构建底层认知,打通知识的底层结构
让知识成为资产,让学习成为财富积累的过程!

目录

序一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脱不花)
序二 术从简,道从心(徐金琪)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
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学习临界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临界知识?怎样能够把临界知
识真正应用起来,实现知行合一?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不过,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是通用的。
复利效应
概率论
黄金思维圈
进化论
系统思考
二八法则
安全空间
临界知识的综合应用
结 语 认知优势的未来
附 录 书中提及的重要书籍
致 谢

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静修(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8483/

不认同作者关于临界知识的定义,临界更多的是形容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简单的根据二八定律把知识分为百分之二十的临界知识是错误的。

  借用百度词条的解释:临界是指由某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最低转化条件;关键不是临界的知识,而是促成临界状态的转化条件。所以说关键不是如作者所说寻找的那百分之二十的临界知识,而是促成作者临界状体的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持续时间内,大量阅读对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假设让时光倒流,只让作者读当前作者自己写作的这本书,估计作者本人也不敢确定他能拥有现在这种意识上的临界状态。如果没有作者几年时间内的大量阅读,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大脑训练过程,临界意识是根本无从建立的。从这点说,本书的这个逻辑方向就是错误的。

   其实作者不应该引导大家去寻找临界的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大家获得如作者一般达到临界后的状态。唯有如此,事物内在的逻辑,万物的法则才能更多的被人类的智慧识别出来。(事物内在的规律和万物法则无时无刻不存在,只是大众普遍没有识别能力。比如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这个世界万物最基本的逻辑,可是谁能真正读懂呢?只有微观上运用和宏观上的引导,两者融会贯通后,才能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出现。)所以我才说,临界知识是不存在的,临界后的智识状态却是存在的。而这种状态不可能借由寻找那百分之二十的知识而获得。智慧必须是借由知识的对比而被提炼出来,如没有那百分之八十与百分之二十的知识对比,临界状态是不太可能建立的。

 临界点就跟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类似,如果只认同爆炸后的结果而不承认爆炸前的能量累积过程,显然这是错误的。而所谓的临界,更多的是指人理性顿悟的那一刻而已,过了那一刻人看待事物的眼界就上了一个层次,但累积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渐进的。 就像: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按书中的逻辑是方法出了问题,其实这根本就是时间问题,因为未来还没有被得到证明,这句话否定的是目前的自己。拿现在去否定未来根本就是在扯淡,认同这句话的估计是脑残。人之所以改变不了自己其根本原因是人行为的不可控性,或者说是人行为的随机性和随意性造成的,知识和大道理并不是没用,而是从知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从知到行有一个磨炼和适应的累积过程,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行为的实践而不是知识的累积,用孔圣人的话,一句就点透了,学而时习之(效仿别人,经常练习),只是很多人做不到而已。过不好这一生,说到底背后的本质就四个字:技能缺乏。

之所以在这反复强调临界状态而不是临界知识,不是在这鸡蛋里挑骨头,其实这本书对于没有看过自我管理提升类书籍的书友来说,覆盖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我只是补充一下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其他问题,我在这提出一个新名词,在我所看过的所有认知提升类书籍里还没有人提到过,即:认知退化。人的认知从本质说,也是人类技能的一种,跟学习弹钢琴很像,跟人身上的肌肉反应也很类似,钢琴如果长时间不练习基本就会荒废,肌肉长时间不练习也会萎缩一部分,而对于认知来说,虽然退化没有钢琴练习这么明显,但人的认知的确是会退化的,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在微观的知识运用上非常明显,认知能力和知识就像透视事物的神和形,学习就是要探究事物的神韵,而形的运用可以直接问百度。就算拥有现成的认知框架,未必就能熟练使用,有了屠龙刀和倚天剑,就能保证能耍的起来吗?剑术与剑意有着本质区别,就像金庸小说里的独孤九剑,高手最后是不需要兵器的。所以我才认为更为重要是让大脑获得看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更多的是指建立意识上的思维习惯)。知识框架,我把它类比成人的骨架,这就像从宏观层面把人的认知搭了个架子,微观上的认知可以顺着这个架子附着在上面,可以增加其粘性。但这个架子并不好搭,这也是我反对作者将知识分类的原因,虽然有些认知概念的确讲的很好,但没有骨架的支撑(骨架的搭建不能跳过知识对比筛选的认知升级过程),这些知识是不能被内化的。

   书中的底层思维概念或者深度认知概念,解读过于抽象,其实要说清楚,也很简单,就是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但一般人看到这个也容易迷糊,这是大家认知没有经过训练的结果。用中国的文化,一个字就能说清楚:道;也可以解读为,道路,也就是方向,就像石头从山顶滚下来的向下趋势。在说清楚点,就是事物内在发展的法则,规律。就像地球围着太阳转造成的四季更替,地球自转造成的白天黑夜。(更简单的可以解读为,影响事物发展其内在不容易更改、改变的东西,),黄金圈的内部就是这些一般不容易改变的认知概念或认知模型,注意这些概念未必就是真理,只是接近而不是真理本身(真理微观上也在变化,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整本书还没我这段话说的清楚。

  其实理解到这一层,就会发现,但凡规律性的知识,都是更为接近宏观层面的,越是宏观层面其稳定性就越高,人类认为不变的东西都是在以人为中心思考设计的而已,衡量这个稳定性最大的指标就是“时间”,人的认知局限性都是人类自身时间框架下的产物,这段算是题外话,做个随想记录。

   还有书中的低水平勤奋,不大认同这个概念,其根本原因大多都不是低水平勤奋,而是不够勤奋而已,思维水平提升慢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读书少体验少而已,笔者过多强调这个低水平勤奋,容易使读者在寻找高水品的勤奋上浪费时间。没有足够勤奋前提的支撑,就别奢谈勤奋的技巧,镜花水月罢了。勤奋的习惯是建筑基础,而技巧是上层建筑,认不清这个逻辑,知道在多技巧都没用。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必然经过量的提升(加法),最后对比筛选发生质的改变(减法)浓缩后,最后顿悟,奇点突破后的(乘法)这个过程,我是没见过能直接跳过这个过程的人(这点可以通过传播知识的读书人里得到验证)。对于初期量的提升百分之八十和二十同等重要,这是我的观点。生物科学已经可以证实人类大脑存在量子能量交换的过程,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大脑等同于以量子为单位的生物计算机,就像围棋阿尔法战胜李世石一样,阿尔法也是经由电脑程序大量训练而产生的结果,人类大脑塑造的过程,应该跟这个过程很类似,只是人类大脑更为先进一点。 从这点也说明,知识体系的建立对整体知识的不可或缺性,更无轻重之分。认真对待你所能涉猎的所有知识,才是王道,很多人认为只要找到更加巧妙的学习方法,就能快速成长,其实这是个自我幻觉,人很容易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有速成的这个心,未出发就已经错了,其实人更多的是缺乏成长中的真诚态度和耐心。


《刻意练习》这本书关于心理表征如何建立的问题也没说太清楚,估计很多人看完后,对心理表征的概念认识还是模糊的,这本书的总结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之上,也没讲清楚。说白了就是初期的认知的框架,有点像盲人摸象摸到的各个部位,但人初期认知的提升是不太可能能把这些大象的部位组合成为大象的身体,只能得到似懂非懂的轮廓。而这些大象的部位跟李笑来的类比模型其实一个东西的不同解释,这个只能是最后做认知减法的过程中筛选出来,而不可能一开始就被吸收领悟。做个类比,跟一个小孩子讲谈恋爱,跟一个没吃过肉的讲肉香,都是对牛弹琴或牛在弹琴。

   本书以过多的篇幅,强调了知,而忽略的行,我还是把他划归为大道理的范畴内,还是改变不了一生。作者反思的方法和技巧篇幅较少,这其实应该是重点。关于行为上的改变也没讲到点子上,虽然反思日志的方法不错。我认为行为的改变是建立在个人习惯的基础之上,如何改变习惯才是重中之重,但作者没能讲出来。而练习方法是习惯纠正过程中或之后的事情。

   关于学习的终极目的:作者说是: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感觉层次低了点,我认为最终应该是,解释行为、指导行为和约束行为。(前者的逻辑导向是知、后者的逻辑导向是行,以结果论,用书中的观点验证,能改变行为的才属于那临界知识。)

   还有穷人思维的解释基本照搬了《贫穷的本质》里的认知带宽概念,欠缺思考,我认为穷人思维的根本原因是:思维的贫瘠,简单说就是,见识少而已,是眼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带宽问题,带宽问题只是人受限于环境下的结果,而不是穷人思维的本质,穷人思维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自己陷入穷人思维的环境,一旦认识到这个问题,就能进行改变。

    最后说个能快速提高认识水准的方法,核心逻辑(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借用书中那个通过阅读超过1万份经典案例能快速提高文案写作能力的例子。把这本书最后罗列的书单全部都阅读一遍(注意是短期时间内而不是每年一两本的节奏,持续阅读训练最好能在6个月超过50本以上),保证能提高认知水准。从大脑神经科学上来说,认知是大脑神经重塑和再造的过程,形象的说,知识有物质的成分是长在脑子上的东西,而不断的反复强化就是知识生长的养分,就像人学习某种技能需要不断的练习,知识的获取只是练习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内在的逻辑是相通的。那如何更加提高认知水准,更简单,再看一遍。可能有人认为这个观点跟这本书的观点冲突,这个不用论证,自己实践了就知道好不好,用孔子他老人家的话说,温故而知新。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原因:初期量的累积,只能建立一个模糊的认知概念或认知框架,在加上人类记忆固有的缺陷,还不足以完全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这是初期框架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心理表征的框架草稿阶段,只有完成这个步骤,后面的工作才能展开,这就像年轻和年老时阅读同样一本书而得出不一样的领悟。后期思维提升就可以在模糊框架,用同类型的书来对比来加固认知框架,而在这过程中就可能触发人在认知方面的临界意识,这往往是以一种感觉的方式出现,这时候看待问题就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达,通透,就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但这种感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最后在总结一点,学习的态度比学习的技巧重要的多,儒家把“正心”放在前面是有道理的,学习的态度就像道路的方向,而学习方法则像交通工具,如果方向有问题,工具再强大都是徒劳的,有学习方向指引,学习的技巧可以慢慢习得,反过来就不行了。不明白的就多思考思考吧。

如何逃离学习的死循环?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秋叶(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2292/

最近受女儿推荐,看了两部循环烧脑片,一部《逃离循环》,一部《恐怖游轮》。

如果不是14岁的女儿推荐,恐怕我这辈子就错过了循环烧脑片,我女儿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些片子,是她13岁时我推荐她关注了毒舌电影和独立鱼电影,还有豆瓣。

这个世界的联结,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是美好的意外。

我和成甲的连接,仿佛也是如此。

2009年,成甲开始看我的博客,那时他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我的博客还叫70man。

2010年成甲硕士毕业,和导师合作创业成立一家旅游景区咨询规划公司,现在公司运营做得很好,业务已经稳定生存下来了,差不多那个时候我也开始全力转型PPT这个领域,到2013年,我觉得我在这个领域也算是扎住根了。

2015年小马宋介绍成甲和罗辑思维脱不花认识,本来是聊对得到有什么看法,结果聊出了一个《成甲说书》栏目,现在是罗辑思维最受欢迎的说书人。

2015年,我从PPT培训师转型在线教育2年,总算看到一线曙光,我走的路是行得通的。

2016年10月,成甲写过一篇微信文章《秋叶大叔的能力圈》,被我看到和转发(本文结尾【阅读原文】有此文链接),我很惊讶对我的研究如此之深入,也惊讶我做的事情开始成为别人研究的对象——从商业的角度,我其实还是希望低调行事。

2017年元月,我收到成甲的新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哗,好家伙,这书得到罗振宇、万维钢、李笑来、小马宋、战隼、易仁永澄、彭小六推荐,脱不花还亲自作序。

最近的消息是,作为中信出版社的重头书,在春节一个月,已经销售3万册。成甲说卖得还不错,我说,这不是不错,是很不错!
我也羡慕呢,要是我写本书,一个月能卖3万册,我要笑死了。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能否一起浪?

世界真的是年轻人的,想一想成甲也不算年轻了,他84年的,刚刚好的时光。

2

我说过一句很重的话。

我说啊,一个人过了30岁,你不能总是成长啊,进步啊,你得输出,你得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你就是用所谓的成长掩盖你一无所成的真相。

成甲把这个叫做不要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一旦人的学习进入这种陷阱,就好像进入了学习的死循环,总是在努力,却不能提高。

但是我发现,很少有人像成甲一样,能够做到快速成长高质量输出。这几年大家都憋着劲要做IP,要做知识型网红,但是真正能冒出来的,也就是那几个人,很多人,都是积累很久的人。

这说明什么?——坚持是最长情的路?当然对,没有积累肯定不行,但是我也实话实说啊,大部分人的积累,在我看来,怎么努力都不用担心。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业余棋手看再多的谱,也不可能成为国手。因为国手学棋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你以为学棋是这样,学习就不是这样?——好比我前面提的烧脑循环电影,主人公一遍遍企图改变命运,想从蛛丝马迹里改变命运。

在《恐怖游轮》里,结局是徒劳的,因为女主根本就违反了对死神的承诺,她能看到的,是自己一遍遍杀死自己。

而在《逃离循环》里,主角渣男最终意识到只有去爱别人,才能拯救自己的命运。

思路变了,命运才能改变,如果我们的学习总是在低水平迭代,努力并不能让我们逃离循环。

怎么逃?

现在居然有个叫成甲的人,把这种不同原原本本写到他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下面,让我为你分析一下成甲为什么成为成甲,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逃离了学习的死循环。

3

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成为成甲。

因为成甲学会了两个很重要的思维,一个叫全局视角,说酷一点叫上帝视角;一个叫方法论,他把这个叫临界知识。

什么叫全局视角,就是我们看到一件事,会静下来思考,这个事情在整个行业,或者整个知识领域里面的位置是什么?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表面的问题,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成甲在书里提到,他有一次做咨询,很多专家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觉得这就是犯了惯性思维的错误——在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钉子。

只有他问对方四个问题,我用我的理解简单提一下:
1、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
2、要切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3、我们的资源和发展的规划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4、怎样的节奏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

会议结束,集团董事长喊住他这个年轻人,邀请他的公司和集团合作。我想董事长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来了,成甲是有全局思维的人,他可以跳出问题的局限去看我们在哪里,又可以怎样走?

有前瞻性的牛人不是擅长解决某类具体的问题,而是能帮你规划路径。

这就需要全局视角。

另一个叫方法论。

什么叫方法论?我学哲学时学到一句话,哲学是一切方法的方法,也就是根本的方法论,你怎样假设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人生哲学,这些哲学观点会发展出方法论,帮你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如果掌握了方法论,我们就不需要记忆那么多的知识,甚至不需要关注那么多细节的信息,直接从方法论里推导出结果。

其实我们大都读过高中,在高中成绩真好的同学和成绩中等的同学最大的差距不是用功,真正成绩好的学生读书不费力,他遇到问题直接就可以推算出结果,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方法,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住不同题型的解法,但对于有全局视角的同学看过去,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模式的问题,只是变换不同的外壳,用同样的方法,稍加变化,就能得到正确的解。

我以为解决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法,就是成甲说的临界知识,这当然需要对基础的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对通用的方法进行透彻的理解,在这个地方的学习,要慢,但一定要通,一通百通,后面就可以进入开挂模式。

我在《不要等到毕业以后》里面谈过这个问题,我说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元知识,结果很多人问我什么是元知识,我那本书没有篇幅展开,我觉得成甲的书对这个问题展开很好,比我强。

但是很多人读了很多书,输入了很多信息,学了很多知识,甚至知道很多套路,但是没有形成对一类问题的根本认识,无法识别不同问题的本质相通之处,结果就无法用方法论去解决问题,遇到具体的问题还是不得不求助专业的人,而不是自己独立去解决。

这就是我给小伙伴说,我和你们的区别,不是专业能力点我比你们强,是你们比我强。但是我现在有一样能力,你们不如我,我现在不是做业务判断,而是做模式判断。

业务判断更多是效率提升的问题,你们能比我强就好。模式判断更多是价值取舍的问题,我不能轻易犯错了。

4

我和成甲成长过程有一个类似的密码。

我第一份工作,其实是做咨询顾问。2001年我在单位的职务就是信息化咨询顾问。2010年成甲一毕业就和导师一起做旅游投资咨询。

作为一个咨询顾问,必须要建立对问题的全局视角,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必须会知识管理,这是咨询顾问的基本功。

你未必能有机会做咨询顾问,但是你可以像咨询顾问一样去思考,学习用咨询顾问的方式,更深刻理解事务的本质。

成甲把他成长的经历和学习的干货,写成了这本诚意满满的新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我愿意为你们推荐。

你还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么?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迪迪(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39269/

01.你的知识和能力能应对失业危机吗?

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春节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则消息,说2017年大学毕业生将近795万,就业难度又增加。虽然就业那一年容易,但是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过去大学生是稀缺资源,现在大学生是过剩资源。你比搬砖的多了一些知识,有了一张大学文凭,并不能让你走向人生巅峰,搞不好你的工资还没有搬砖的人高。

案例二:前段时间,华为裁员事件沸沸扬扬,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开始几种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

注意,是清退不退休。

退休还有退休金和养老金,清退是一无所有,想要养老金,自掏腰包。否则中断,国家不承认,你以后就没有退休金了。

看到这则消息,你有想过这个问题:你的知识和能力能应对失业危机吗?

学历不是优势,年龄不是资本,知识不是稀缺。我们到底怎么办?拼什么才能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生存下来?

真正要拼的是知识深度,构建知识体系,你才有可能突出重围,改变你的命运。

02.你的知识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一:知识分散,独立

看到公众号“与客户见面之前,要先对镜子的自己做一个增强信心的手势”有用,收藏。

刷知乎时,看到“与客户沟通时,要多提问题,多听对方说”很不错,赶紧记下来。

听同事说“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要多说这个产生有多好,这样顾客才愿意买”。有道理,写下来。

翻来你的笔记,你的公众号,微博,知乎收藏夹,堆积着几百甚至几千条知识,你不断的收集知识,一段时间后,你突然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注意点,学不完。我们绝大数人认为:只要我点了“收藏”按钮,我就把这个知识点收入囊中了,成为自己的知识了

事实上,你收集这么多零碎的知识点,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只不过是因为你没有一个知识结构罢了。

其实,顾客愿意来买你的产品,愿意跟贵公司合作,无非看中三点:能力,信心,匹配。顾客觉得你们有能力生产出好的产品;这个好的产生值得信赖;这个产生符合我的要求。

我们人为划分了很多学科,物理、化学、市场营销、地理、中文学、艺术、心理学、物流管理、会计······觉得每个专业都是独立存在,相互没有关系。就这样,看起来我们脑子里有一堆的知识,看起来很专业,但是进入工作,真正上手时,你反而不知道如何用。

在海量的信息时代,你担心知识会爆炸,觉得自己无法记住这么多知识,纯属多虑。研究表明,大脑的长期记忆容量其实是无限的。只是你的零散信息太多。无法对信息做出分类,对知识无法进行调用,你才会觉得知识太多,学不完。

你要记住:
爆炸的是数据不是知识,
知识是结构化信息,
知识永远都不会爆炸。

问题二:天天追求价值观

“有趣才是人生最大地财富”、“当一个正能量的人”、“学会宽容”、“做一个遇而安的女子”,“你还没有成功,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这些文章之所以受欢迎,甚至引发无数人转发,只是因为它满足人内心的渴望,渴望成功。

但是,你看了这么多篇,转发了这么多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卵用,你还是老样子,读完后热血沸腾,睡一觉接着走老路。因为这些道理都是别人给的,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像小时候你还没有长牙,你妈先把饭菜嚼碎再让你吃罢了。

如果你觉得“有趣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你就应该想想如何成为有趣的人;如果你觉得“你没有成功,是因为还不够努力”,你就应该想想到底该怎么努力才有价值,你的努力有没有问题。

这些文章也许表达了你的价值观,但是价值观,人生感悟是根据你的经验而改变的。没有能力,只会谈价值观,就跟空中楼阁一样。没什么经历,谈什么认识?哪来的深刻?装什么逼。少点鸡汤,多点实干。少谈人生,多点技能。你听了这么多道理,读了这么多篇文章,还不如去想想这个问题有多少种解决方案来的靠谱。

天天探索价值观,这是一种病,得治!

问题三:无聊又低水平的摘抄

读书时,我最讨厌语文老师布置摘抄好词好句好段作业。直至今天,我都觉得这个作业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为了完成这个作业,我当时还特意去新华书店买了10多本专门是好词好句好段的书,然后每次临时抱佛脚摘抄,一边抄一边骂老师:“这抄了有什么用?老师不会看,我也抄完就忘”。事实也确实如此,每次都写一个“阅”字。

上大学后,刚开始我也用这种方式阅读,看到好的句子划线,做摘抄。然而,一个星期过去,我就完全忘记上周看了什么书,书里讲了什么内容,有时候甚至都忘记书名叫什么。(直到现在我仍旧看到很多人看书就是做摘抄,抄完写几句无痛无痒的话,然后没了。)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了,狠下心对自己说:“一定要找到原因在哪里,解决这种低水平的摘抄”。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看书记不住内容甚至记不住书名,看完后脑子一片空白。我发现,从上学开始,老师教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遇到有启发句子划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老师说这叫积累素材。

可是这种“阅读+划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这种方法引导下,我们读书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我们们大脑不擅长把记忆孤立的,毫无联系的知识。

读书,读书,读进脑子里,用在现实里才叫读书,不然就是绣花枕头。

03.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如何避免上面所讲的问题,在碎片化环境中保持深度思考。答案只有一个:建立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就是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相关联系,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做出快速反应,提供解决方案,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放慢速度学习

你买很多书,我也买了很多书;你做了摘抄,我也做了摘抄,但是为什么你读完后就是没有效果,而我可以长久记忆甚至用到现实生活中呢?原因很简单,我摘抄的不仅仅是名人名言,更多的是读完后的启发。

我在看一本书,不是从头看到尾,有些书我甚至只看了两―三章节。但是,我仍旧收获满满。因为在看书之前,会先看序言,再看目录,然后选择最好兴趣或者最需要的先看,最后从头读一遍。

看序言,是因为它能告诉我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一个作者出了书,却无法用1000字左右的文章来表达:这本书到底讲什么内容。一个作者讲不清楚自己写的东西,读者也不会看懂,这本书不看也罢。

序言看完以后,看目录。目录是整本书的框架体系,目录可以告诉你这本书是如何设计的,作者如何一步步讲清楚精华的内容。然后挑自己最需要的或者最感兴趣的开始阅读。

比如春节期间,我约了《认识电影》书评,这本书五百多页,如果我从头到尾开始读,读一年我可能也不读不完,甚至边看边忘。但是,我通过看《西游降伏》和《乘风破浪》这两部影片后,为了能写出影评,我看了《认识电影》中的故事,表演,构图这方面的内容,边看边回忆电影里的内容,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图片,剧照,然后分析。

通过这两部影片,我知道了电影的故事可以分为:古典模式、现实主义叙事、形式主义叙事、非剧情叙事、神话。。了解一部电影里的构图分为:覆盖最强区域还有对比次强区域,构图的上半部分要比下半部重。。。。两部影片,我浅显的懂了电影专业知识。而这种知识我会记得很牢,甚至现在我在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会试图分析导演怎么拍的,故事是怎么形成的。

做了摘抄,你不去反复看,不去思考,就是无用功。这种学习方法无聊,浪费时间,低效率。

我的学习方式是:做了摘抄,反复看反复看,(这本摘抄本子我随身携带)直至能背下来。我甚至要求自己这个星期写文章时,要用到2―3句我摘抄的句子。

你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因为你本来读的书就少,脑子里的记起来的也少,用的也少。

追求书单没有任何用处。高考650分的人和250分的人书单基本上是一样的。书单本身并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甚至接触信息的数量本身也不能。你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摘抄,但没有进行二次加工,看似节约课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看更多书,事实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精华的东西给抛弃。

从现实入手,深入突破

李叫兽有一篇爆款文章《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里提到一件事,在看神经心理学书籍时看到这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为了这句话他花了n多个小时,要求自己能用5个现象来解释这句话。

这种学习方式是把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知识本身而学,而是为了能用起来才学。

春节的时候我在看《鬼怪》,我对于这部剧最后结局:池恩倬转世是人,还是鬼怪,还是神表示疑惑。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解释,于是我去寻找答案。看到豆瓣有一个网友专门写了一部关于结局的影评,这部影评有图有真相,作者又翻了大量关于宗教,基督教,神之类的文章。我看完之后仍旧保持怀疑态度,然后结合她写出的影评,一边看一边分析她的推论是否正确,找相关的资料阅读。就一部电视剧,我花费一下午时间在研究,做笔记。

这段时间我对什么神,基督教,教堂之类的东西有了大概的了解。如果放在平时,你跟我讲这方面地知识,听完就忘记了。但是现在,因为《鬼怪》这部影片,让我对哲学,艺术方面的知识有了了解。

知识体系建立,不是让你成也书呆子,只知道看书,从书中找到答案。事实上,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一个展览,只要你有心,深入研究你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然后建立知识体系。你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是为你的工作,学习,生活而服务,不是成为知识的奴隶。

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你的知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填充新的知识,来巩固知识架构。

就在昨天,经理给我做去年的个人职业考核,在交流过程中,她问我现在跟3个月前有什么不同。我思考了1分钟,组织了一下语言,跟她讲了一下我对自己的总结,还有工作的流程与方法。其中讲到:有一个文件,有些合作公司需要,有些合作公司不需要,因为需求太多多变,造成我无法及时给客户。经理问我:哪些公司不需要这份文件,哪些公司需要这份文件,有具体的数据么?我听了愣住了,摇摇头说没有。然后经理就说:“从你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你确实有在总结反思,但是还不够深入,你完全可以用一个表格展现出来,告诉我需要这份文件的占多少,主要是什么类型的公司。你做一份表格,到时候部门开会时,你就可以分享出来,比你现在告诉我一个有些,绝大数要靠谱多了。

我一听,很有道理,经理这段话提供了两个信息点:第一,现在我已经开始上手,对工作内容熟悉乐,要对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还需要再深入专业,不能只是完成,还需要整合;第二:为什么我在总结反思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缺什么呢?

根据这段话,我利用休息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做了梳理,填充了自己的总结反思。

你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无法过好一生,这个原因很简单,你只是听听而已,没有走心。一个人能够时刻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并且有复盘习惯,你的知识体系一定会越来越结实。

就像一棵树,它生命力再怎么顽强,如果你一直不浇水,不施肥,总有一天也会枯萎。所以你需要不断填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反思自己的知识体系。

04.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金庸小说里有一段黄蓉教杨过打狗棒心法,原文如下:

黄蓉道:“我师父授你的打狗棒法仅是招式,而你在树上听到我说的只是口诀大意。现下我将棒法中的精微变化一并传你。”杨过大喜,却以退为进,说道:“这个只怕使不得,打狗棒法除了丐帮帮主,历来不传外人。”
黄蓉白了他一眼,道:“在我面前,你又使甚么狡狯?这棒法我师父传了你三成,你自个儿偷听了二成,今日我再传你二成。余下三成,就得凭你自己才智去体会领悟。”
你看,即使你知道招数,但是学成什么样,要靠你的悟性还有能力了。招数很容易学,内力却要日积月累,靠自己去修。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构建知识管理并不是单纯看书,多接触人,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它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因此,你应该时刻问自己:“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深度?”

这些知识可以影响并改变你的人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rfalco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7629/

推荐一本个人知识管理的新书《好好学习》,作者成甲。他在罗辑思维“得到”App的音频节目《成甲说书》,广受好评,在2016年“得到”年终盘点全年销量TOP 10的节目中占了三成。这本书的质量非常不错,推荐买一本花些时间读上几遍。

给这本书写了推荐语:
我们正处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拥有快速获取重要知识并能应用的能力会比任何时代都重要,成甲在书中跟大家分享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思考的角度和质量都非常棒,推荐阅读。
成甲在书中提出一个“临界知识”的概念,可以总结为:有少数知识能够给人生带来关键的影响。全书用一句话来定义:教你寻找和构建自己的临界知识,并用来改变人生。

我个人对临界知识的理解,等同于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反复提到的思维模型,一旦当你找到并构建自己的临界知识,就能对生活或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我读完《穷查理宝典》之后,花了几年时间建立了一些关键模型,做到了心灵自由、时间自由、事务自由,下一个目标是财务自由。

抓住学习和思考的本质

经常遇到很多人询问,看了不少书、参加了N个的热门培训、课程,还花钱跟专家一对一咨询过,然后也都按建议去行动了,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知道为什么。

绝大多数人的原因都是缺少深入思考,并没有好好想过: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要去学、怎样学效果会更好、如何把知识应用到自身和效果不好的原因。

书中提出三个建议:

反思: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复盘每天的生活开始。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对自己很了解,但当你开始记录时间、决策、行为和遇到的问题。就会发现你对自己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

比如以为自己很努力很用功,但要是用时间统计法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真实时间花销,就会发现你自己一天真正有用的时间并不多。行为也一样,表现来看你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但行为一旦量化之后,你就会发现习惯对行为影响的比例会越出你的想象。而决策和思维方式更是如此。

必须要找到生活中重要部分,然后这部分进行复盘和拆解。可以通过写日记来提升反思的能力。

以教为学:简单三步,掌握任何一门学科

刻意练习:找到学科或技能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反复练习基本的知识点,能熟练应用之后,再结合不同的基本知识点,建立整体认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扩展阅读:

只要20小时就能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决策日记怎么写?
让你的梦想由晨间日记开始
应该怎样输出才能启迪思维和总结自身?
寻找自己的临界知识

多去学习最基础而重要的规律,这样的规律适用面会比较广泛。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找到最重要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不知道让任何人代替你阅读,好书要自己反复多读才行。

3、当你用自己的话,解释让10岁的孩子都能理解,才能是真正的掌握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去验证。

哪些临界知识能影响和改变人生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对几个重要临界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这部分质量不错,一共七个,分享四个。

复利: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关键因素,然后尽可能去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并加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让复利尽早的到达临界点。

比如在网上写作,建立个人品牌就一种复利方式,我在9年前开始做这件事,第6年开始收获,一直到现在靠个人品牌赚钱。象富爸爸中提到的建立管道,也是一种复利的思维方式,当你建立足够的现金流管道,就距离财务自由会越来越近。

概率论:

1、想办法提高信息质量,就能提高主观概率的判断能力。

2、在大概率上坚持下去,在小概率上做好备份。

举个例子:100天行动中有一种核心规则:每年挑战一次新的100天行动。这条规则能让你跳出生活的舒适区,当你坚持3、4年的时间,你的生活有很大机率会被改变。因此坚持100天行动就是大概率。而给自己和家人买寿险和重疾险就是在小概率上做好备份。定期体检也是。

3、不要学习小概率的幸运儿。比如买彩票、高回报P2P的幸运儿都可以算小概率的幸运儿,不要去学这种人。

4、概率不是固定值,是动态值。 推荐阅读这篇文章:一个商业院教授给出提高运气或实力的科学建议

黄金圈:

黄金圈思维是看透问题本质的工具,每遇到一件事情,先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扩展阅读:TED:最伟大的创业、营销和做事策略

进化论:

这个世界正处于非常的变化中,想生存得更好,你需要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必须采取积极行动。

位置比努力重要。站在中心的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要么成为人脉中心,要认识更多的人脉中心,并跟他们成为朋友。

会学用精益创业的方式行动,小幅试错,快速迭代。

《好好学习》到底讲什么,内容全在这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竹林栖贤(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79949/

昨晚停电,没有网络,可以静下来读读书了,拿起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开始在昏暗的蜡烛前读起来,颇有古人挑灯夜读的意味。用了三个小时,把全书看完,根据自己的理解,我把书中的内容结构重新做了一些调整。今天来和大家谈谈,成甲的这本书到底说了些什么。

书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临界知识”,整书就是围绕“临界知识”这个概念展开内容的,全书可以分为五个版块:

1.临界知识是什么?

2.如何发现临界知识?

3.如何学习临界知识?

4.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5.临界知识的具体案例。

本文主要给大家梳理前四个版块的内容,第五个版块的内容,大家可以直接阅读书上的,这里不再赘述。

1.临界知识是什么

在引入这个概念之前,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两个重要背景。

一个是时代背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拼的不再是知识的数量,也不再是知识获取的速度,而是知识的深度,也叫认知深度。所谓的认知深度,就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另一个是我们大多数人学习都会遇到一个普遍性问题-学习层次上不去。特别很多职场老司机看到一些后起之秀突然冒出来了,比自己做得更优秀。他们开始变得很焦虑,深感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们的世界,自己被拍打在沙滩上了,想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却往往效果不大,无可奈何。只能郁闷:如何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呢?成甲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认知效率”。并认为老司机需要提升的是“认知效率”,即学习问题的底层规律,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而不是只是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
在这两个背景下,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迫切需要提升的是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知识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知识都要去学习,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只要学习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共性的知识就可以了,这些知识就是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现在很多书和课程都在教我们做知识管理。但是很少有人进一步介绍到底哪些知识该管理,哪些知识不需要?成甲所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便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把”知识管理“概念更深进了一步,范围更缩小了很多,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定律才值得进行管理。

2.如何发现临界知识

虽说临界知识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每个人所需要的是一样的。所以每个人需要去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1)从天赋开始。认真的检查下自己在哪些方面上有天赋,比如钢琴、书法、唱歌、舞蹈、奥数……如果有,那就从这个天赋开始,把它培养成自己的能力。

(2)如果没天赋,从兴趣开始。天赋如美梦,可遇不可求,大多数人是没有天赋的。怎么办?寻找自己的兴趣,发现兴趣比发现天赋要容易多了。具体怎么操作,作者提供了四个步骤: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营销、策划、金融、法律、贸易等这些领域都可以。

(2)找到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多问个为什么,这条结论怎么来的,找到推论依据。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这个意思其实就是5why法,向更深层次提问,找到根本原因。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当步骤3失效时,就只能自己给一个合理化的假设了,然后想办法去验证自己的这个假设。

3.如何学习临界知识

发现了自己所需的临界知识,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如何去学习这些临界知识了。

首先,学习之前,应该具备两个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1)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当我们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这种心理叫”习惯性防卫“。因为它的存在,对我们接受新观点、新方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临界知识前,必须克服这种心理,建立绿灯思维,对任何新观点或意见,都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相信任何观点和意见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必然有对我有用的地方。

(2)书山有路勤为径,越是像临界知识这样重要、核心的知识,我们越要下慢功夫,“结硬寨,打呆仗”。对每个知识点要进行深刻的理解,不能为了追求学习速度囫囵吞枣,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其次,学习之前,应养成三个习惯: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书中说是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我觉得把它们说成进行学习临界知识前的三个习惯更合适。

(1)养成记录的习惯。如实记录每一件重要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包括发生了什么,如果发生的,为什么发生。习惯做记录的好处,就是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题,能够迅速找到办法,少走弯路。毕竟这个世界,事情就那么几件,只是发生的时间不同罢了。第二个好处是,记录的过程会逼迫我们主动去思考,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关系,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养成定期回顾的 习惯。光有记录还不行,还要定期地去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作回顾,增加思考,才会有更深的认识。具体可以分为周/月度回顾、年度回顾、五年以上的回顾。每一种回顾侧重点不同,周/月度回顾侧重于审视问题解决思路,年度回顾侧重于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五年以上回顾侧重于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3)养成付费购买的习惯。这个时代缺少的不再是知识,缺少的是时间,我们需要从海量的知识碎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是很耗时间的事情。通过付费形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用别人的整理成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才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临界知识学习上。

最后,学习临界知识的三个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具备了两个良好的心态,三种良好的习惯,现在可以开始学习临界知识了。

(1)反思。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那么应该如何提升反思能力呢?有三个方法可以应用: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把生活案例化处理;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2)以教为学。好为人师,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行为,至少对自己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知的过程;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加我们的认识。大家看,以教为学,真的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

(3)刻意练习。学习临界知识,刻意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刻意练习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即是分解大任务为一系列小任务,然后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即将一项项小任务组合成一套,综合训练;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即在更广的范围内,对能力单元之间进行联系。

4.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学到了临界知识,还不能说学习任务已完成,还要知道怎么去应用,书中主要讲了临界知识在三方向上的应用。

(1)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也就是在空间上的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自己进行刻意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设定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刻意练习。有时候自己想不到那么多的场景怎么办?这时可以借助外部资源,看看别人有没有一些场景可以借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不同时间的应用。掌握了临界知识,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也能够应用到未来遇到的问题,书中着重写了预见性认知,就是临界知识如何在未来的应用。

(3)构建自己的能力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好一个狙击手,利用自己的优势,精耕细作,一定时间,必定有很大的突破,不仅可以成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利益。

以上是全本书的主要内容,结构编排我做了一些调整,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书中最后一部分是临界知识的一些具体案例,大家只要看书上便懂,我这里就不再写出来。

读书笔记

如何提高认知深度?
问:北京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回答一:炒房团搞得
回答二: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过于集中,推高了价格
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
回答一: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
回答二: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但凡有一点知识的人都能看出来第二个回答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这有什么差别呢?在我
看来,至少有三个方面:

  1. 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作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 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作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试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 从答案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
    这些经过我们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就是我们所说的“临界知识”。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2015年突然冒出来一个营销公众号,叫做“李叫兽”.你就算没有关注这个公众号,多半也看到过他的文章,比如《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做市场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市场”等等。这些文章在朋友圈传播极广,分分钟10w+(阅读量超过十万)。如果只是传播广也就罢了,可他的每篇文章还都很有深度,很多做了多年营销的从业人员也在认真研读。如果只是传播广、有深度也就罢了,最让人吃惊的是,作者是个90后。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学习的一直是怎么去做,怎么做好,而忽略了真正的“认知效率”。拿李叫兽的例子为例:那些营销知识,你每天只有在看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他们,还是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出来?换句话说: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就看你怎么活学活用。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斜杠青年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身兼多职,一个活经常能赚到一年的钱。
    作者上大学时,虽然没有“斜杠青年”这个词,但是有一哥们放在今天应该完全是斜杠青年的标准:他在学校旁边租居民楼房间内做日租房,在校园里代理售卖移动电话充值卡,同时也在学校推销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信用卡。我记得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一个活动演讲,他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 :目前经营业务横跨房地产、通信、金融三大领域。
    可是如果有多个兼职就算斜杠青年的话,我觉得他们都比不过我们村头的王大爷。王大爷,更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斜杠老年:搬运工、瓦工、烧炭工、除草匠、街头棋手、门卫、环卫工……若果有必要,我还能列举出大爷更多的斜杠。
    你觉得,这些和个人成长有关系吗?
    我原来也一直做兼职,后来越想越觉得不对,索性后来就一直不做了。觉得浪费时间。我后来明白了,要干和自己个人成长有关的事情。
    哪些“无用”对你有用?
    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你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的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4. 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5. 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
  6. 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例如:我们
    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等。

1、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读书学习,不应该读过就算了,需要给核心知识建立知识图谱,孤立的知识往往是无法记住的。
2、放慢速度,精读,记录读书笔记,不是摘抄,而是寻找书籍对个人的启发和对以往经历的触动,从而更加深刻、更加有用。
3、学习临界知识需要两个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1)、绿灯思维:减少习惯性防卫和红灯思维,有助于个人开阔视野,建立绿灯思维。红灯思维是遇到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就习惯性找理由反驳;绿灯思维则是遇到一个新的观点,先观察、分析,再得出分析结果,进而改进个人的行为。
(2)、以慢为快:快速学习不是指单纯数量上的多,而是对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及融汇贯通,从而打通知识阻塞;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对知识阻塞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刻意练习,这些都需要让自己静心的处理。慢需要把时间花在真正的核心知识上,不是每页都进行精读。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笔记 成甲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学习方法的书。随着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发展,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将这些巨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于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成为了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比拼的认知优势。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加强个人的知识管理,提升自己的“认知效率”。 核心内容 作者套用了一个核物理学里的“临界质量”的概念,来说明有些知识也能发生裂变,能够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当这样的知识储备多了,也会发生“叠加放大”效应,产生惊人的威力。作者称这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的知识为“临界知识”,这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迁移性强“。全书共四章,前三章主要讲通过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等方法来获取并应用“临界知识”,第四章作者列出了他掌握的一些“临界知识”,如复利、概率论、黄金思维、二八法则、安全空间等。确实,这些知识你值得拥有! 自序 富兰克林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为了监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为做比较,持之以恒。 I:知识管理的入门阶段: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穷查理宝典》 I:知识管理的进阶:构建自己框架体系 知识管理的三个认识维度: - 数据管理。具体的数据层面的技巧,如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在哪里找到自己要的书单?等等。 - 信息管理。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进阶的标志就是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 底层规律。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规律,从而能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串起来,将有形化为无形,再将无形用于有形,即所谓的“普世智慧”。 I:从更高层次讲,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三流的学习者囤积数据,二流的学习者保存信息,一流的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底层规律。 当有了底层规律的概念,学习就变成 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理解了底层规律,自己就是一个炼丹炉: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 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查理·芒格 引言 知识的定义?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称其为“叠加放大”效应)。 I:临界知识两个特点:一是可迁移,二是能叠加放大,加强整体深度认知的能力。 通过正确的训练,我们能够洞察一些规律;通过这些规律的应用,我们甚至能够预测与控制未来,进而创造惊人的结果。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1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第一阶段:知识数量。 第二阶段:知识获取速度。门户网站、搜索、微博、团购都是第一时间学国外。 第三阶段:知识深度。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胜出。坚信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美团王兴 P5.管理知识最重要的不是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行为模式。 2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P7.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所谓的“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3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例子:李叫兽的快速成功 本质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P11.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P12.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知识就越多。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起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 I:《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书籍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开发的现金流游戏,没有实现财富自由(被动收入大于支出)前的赛道,一直在转圈。同理,学习一味追逐技术效率而不思考一般规律,也相当于原地打转。 A:最近几年感觉自己就一直摆脱不了“老鼠赛道”,工作与学习上都越来越焦虑。无法超越现状。解决方法就是多反思,提升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遇到问题,多思考其本质,留意解决问题的思维。 4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P15.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罢了。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I:斜杠≠兼职,你只是经历过,对认知深度没有帮助。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P17.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化的结果。 I:深层的知识是相通的,斜杠是有深度思维能力的产物。 P18.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I: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人的潜力比你想象得还要大,如果不自我框定的话。 P19.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的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P20.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我们每天 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 -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不是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 I:执行力是行动的能力,专业力是调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构力是哲学层面的思考,重在对本质规律的揭示与把握。 例子: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在讨论中日之间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所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例子:一家集团公司新的业务板块发展,请各领域的专家提供咨询。专家的意见更多集中在他们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拿着锤头的人,看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轮到作者发言时,只问了三个问题,集团董事长当下就决定和他们合作,这三个问题是:(1)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初始动机和商业模式构想是什么?(2)这种构想要实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推动这一目标的结构动力是什么?(3)现在态势与我们的关键目标是否匹配?从内部构架到用户需求之间要做哪些工作?发展的节奏是什么? I: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从Why(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了。 A:以后解决问题都要培养这种从Why出发的思维习惯,先界定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其实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1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读书的方法太原始,摘记更多的知识。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P27.英国大学做实验来研究人们如何记住事情 :先让实验对象看一些名人照片,监测他们大脑中哪些神经细胞受到了刺激,然后再把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给测试者看。科学家发现,当实验对象看到同一个人出现在另一张照片里的时候,相同的神经细胞会受到刺激。也就是说,并没有为它单独开辟空间,而是调用以前的回忆,形成新的记忆。换句话说,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认识。 I:把所学的新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就能让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加深记忆 P28.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录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P29.现在读书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主动去寻找可能会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2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P32.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习惯性防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P33.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呢? “基本归因偏差”,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 有这些心理基础,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P33.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 建立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 建立更基础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 P36.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乔布斯。 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结硬寨,打呆仗“。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 P39.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 P40.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P43.《六个月学会任何外语》作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一旦这么做,你会发现,把最基本的环节打通之后,再有新知识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只要把新知识中的阻塞打通,就能够和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 P43.真正阻碍我们的是我们的不确定和恐惧。担心这样放慢了学习,真的就能够学得快吗?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能来得及吗?万一我的慢功夫用错了地方怎么办? 3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P45.学习的本质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 我们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向外求,不如向内求。 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P47.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就是反思。 -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 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例子:高铁新城的失败。假设1:相关规划不合理(具体原因);假设2:城市人口净流出(供求关系)。 P51.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 - 发现知识误区; - 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 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作者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环节做出的假设。 放慢自己的思考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作者的反思日记: 每日精进: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如此改进?坚持每天按照这个标准,对照我的行为! ”大多数人看到问题就是问题;心态积极的人,看到问题全是机遇“ 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不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I:活在未来,用未来的专家的能力来处理当前的问题。 P58.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的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多问自己: 过去——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有人——我还听过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做得更好的吗? 联结——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吗? P60.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对标管理 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之。——《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提出的十三种德行之九 A:我因为一个产品链接用了“最佳”违反了广告法,虽然影响不大,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小问题。但这件事情被人投诉到工商局,事情的焦点已经不在事情本身的大小了,而变成了你如何与工商局的人打交道这件事情了。 很多人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每天践行的人微乎其微。作者每天照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求一一对比,进行反思。 举一反三,就是学习、记录、思考、实践、反思、总结、链接、实践的过程。 P62.作者关于对标的三个小经验: - 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坚持对标记录,能够通过正反馈,加速习惯的养成。 - 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 参考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方法,把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更精细和易于比较。 P63.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作者对他公司的员工有一个硬性技能要求: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例子:作者看到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信誉要从履行每一个小的承诺做起。于是在反思内容中增加一条:检查承诺。并在日记中提醒自己注意两件事情:1.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可能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避免遗忘。2.轻易不给出承诺。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再答应。 反思日志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 建议: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P67.训练反思能力的日志模板: 1.今天遇到什么问题? - 表面问题 - 实际问题 - 我的错误假设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3.在这样一个矛盾出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表现怎样? 4.怎样解决,有什么启示? - 调理情绪 - 审视矛盾 - 找共同点 I:反思的套路:表——里——原假设——原假设原因——我的心态——如何解决。 A1:之前也学过的解决问题的三步法:第一步,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第二步,分析原因,提出假设;第三步,进行验证。 P70.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例子:查理·芒格通过一个商标保护的经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抽象出一个规律模型:如果你给某个公司或某个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声誉,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换句话说,不一定要给钱,你给他一个名誉,就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I:我们每天都在为荣誉而战地生活。为了尊严,为了体面,为了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的称号而努力奋斗。 P75.反思日记三要素: - 记录感受、情绪和思考 - 对事情进行分类,再思考 - 获得正反馈,让记日记坚持下去 P77.坚持记反思日记两点很重要。第一,假设,记日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那就一定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没有这个最初的假设,很可能半途而废。第二,写日记能持续,是因为获得了正反馈。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 。 我从最开始单纯地记录事件,到记录感受和情绪,然后能够深入思考和反思,再到后面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写反思日记成为自己的隐形竞争力。 I:反思日记是一种学习工具,你可以把记日记想象成一个习惯养成的工具。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同时,我们做任何能坚持下来的事情,都一定某方面能从中受益的。 A1:以前写日记都坚持不了多久,最早几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后来能坚持写上个把月,再后来坚持写了一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好的习惯,比如早起、按时睡觉、上厕所、吃水果等,这些其实都是记日记的功劳,只是当时已惘然。每天早起要花上一两小时写反思日记和九宫格晨间日记,感觉有点过于浪费时间,于是过完年放弃了写大段反思日记。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又感觉写九宫格这种小格子的方式太过约束自己反思深度的发挥。 A2:只有有深度的反思,才能理解道理,能真正反思并理解的道理,才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行为。重新开始每天写反思日记,这一次对日记有更强大的动力和方法。第一建立一个最初假设,记日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很多名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不要怀疑记日记的意义,找不到意义说明自己学得太少,思考太少,寻找方法去。第二,这次记反思日记,我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坚持1000天。首先能坚持写1000天日记,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项荣誉,能做到这一件事,就已经超过了80%的人,为荣誉而战!这是持续的一大动力。其次对于自己圈子不大,交际不广,又没有北京上海等学习环境的优势,写反思日记是目前能想到的,获得成长竞争力的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的办法。在记反思日记的过程中,不断地记录打卡,让自己看到一点点的进步。帮助自己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好习惯越来越多,坏习惯自然就越来越少,岁月不会被辜负。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教学,知识从高势能向低热能转化的过程。 教学的作用: - 检验所学。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 强化记忆。教别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 教学相长。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以教为学注意两点: - 查询大量资料 - 关注不同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而案例。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 P84.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心理表征,是指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元认知,思考的过程。临界知识,思考的工具。 高速型思考过程: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P86.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 -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查理·芒格 4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 记录 - 定期回顾 - 付费购买 正如“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你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 P89.从书写到升级为记录,两个方面入手: - 如实地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解释“为什么”。 - 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 我们常常无法从生活中学习的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视界”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 P92.记录的好处: - 有教训可以吸取 - 时间跨度长,能看到更深的东西 P94.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可以记下面几个问题: - 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 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来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 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 ,结果可能不一样? - 最后的结果和我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I:目标——影响因素——我的理解——结果 P95.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回顾,加入了时间的力量,让我们在审视自己的过往时,有可能超越短期反思经验的局限:当时的锱铢必较不吃亏好像很有收益,后来可能是亏,当时坚持做人的基本道理吃的亏,后来可能是福。回顾是发现很多“短期正确、长期错误”方法的工具。 P96.回顾的意义: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1周/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假设和效果) 周/月度回顾思考模板: - 本周或本月的目标与期望是什么? - 实际情况如何 ,比预期好还是不好? - 为什么? - 做得好和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的假设是什么?) - 如果现在重新做,将会如何执行?新的假设有什么不一样? - “跨领域经验”的类比与借鉴: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与其他领域的哪些问题相似,他们用什么解决思路和方法?他们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假设的原理是什么?对我认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借鉴? - 总结经验。 - 有效的假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有效的?我未来一定要记得避免不考虑条件地乱用这次有效的经验。 - 哪些假设这次验证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未来要坚决避免的? - 哪些假设是这次想到或者借鉴的,接下来要尝试应用的? 2年度回顾——检验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3五年以上的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时间线回顾法: - 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 - 让我现在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 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 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是什么? - 用三条线索记录过去10年的关键事件。 -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件 - 发生在家庭、公司或自己所在机构的重要事件 - 发生在全局(组织之外,包括国家、世界)的重要事件 - 看看这些事件有什么关系,它们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 - 哪些因素比其它因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如果我当时采取其它行动,可能有什么不同?在类似的背景下,其他人采取过什么行动?有什么值得我借鉴的。 P103.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的5个小技巧: - 把短信备份在印象笔记中。APP”印象笔记信使“。 - 为每一次重要对话录音。 - 提醒定期回顾。你可以定好文章后,就顺手设置一个月或者半年后提醒自己查看,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 建立核查清单。人犯的错误分两种: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超出你能力之外的错误;无能之错是本来能够解决的,由于记忆做一些事情,结果搞砸了。 - 回顾重要人脉。唯一可以从外部获得持续幸福感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记录本月要见的朋友,见面后记录见面的场景和收获。 P106.提升我们认知效率的努力方向:一是想办法提升自己学习内容的质量并增加数量;二是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 买书的理由: - 不是为了看完,是为了可能看。 - 书多,背景知识获取渠道多,学习效率更好。 - 买书是投资认知的理财。没有哪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提升自我认知更高。 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假设1: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假设2: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P117.我们公司新员工入职的基本训练之一,便是快速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案,快速进行验证试错。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查理·芒格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硬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容易产生临界知识。 -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P129.当你具备了这种不断质询,反思探索的学习能力时,在持续的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假设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解释力!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找不到天赋,兴趣凑 P133.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 在这个领域,我什么都没有做就超越了80%的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I:只要你爱上一个领域,你就已经超越了80%的人。 P134.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I:优势其实是和自己比,那些让我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尝试新领域的各种可能性是发现天赋的一部分。 P135.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真正重要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界定问题,然后分析背后的影响结构。 I:思考的方式 影响力6大原则: 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品牌命名,百度搜索告诉你4个原则——认得出,不要生僻字;读得出,不要拽外语;记得住,占有普遍认知;尽量要和产品有关系。这样学习就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是具体工作场景的解决方案,是在提升技术效率。 怎样提升认知效率呢?你要学习高手对这个问题的“心理表征”。品牌命名的关键是降低传播成本。按这个认识深度再进行训练和尝试,就能自己推导出“品牌命名20种方法”。 - 大量地持续练习 快速提升方案写作能力的方法?答案是:阅读超过1万份经典方案。 用半个月时间下载20000个创意作品,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10个PPT,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同时,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方案,全部抄写一遍。大部分经典方案都是背诵下来或者能够复述。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 I:用《学习之道》的作者说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PPT是整理思路,沉淀所学的过程。学会做PPT的习惯。 A:刻意练习,每天看一个秋叶PPT案例的习惯。我也应该保持每天看一家成功网店的案例。 临界知识和预见性认知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P147.确实,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如何获得预见性认知? 我在观察别人和自己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P149.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而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的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I:除了本能的应激反应,如习惯性防卫等会阻碍我们的视线,还有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容易导致我们片面地看问题,因而做出不了具预见性的决策。 A: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穷会强化穷人思维,穷人思维反过来又让人更穷。这也是另一种复利的作用。只是穷就更看不到未来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P150.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看着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比如,你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倾向于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不要去外边受苦,你基本可以预见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在未来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性提升,因为把家庭未来地位的发展情况看作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一定包括接触新机会的可能性。而一个让孩子留在身边的系统结构里,机会因素被极大弱化,所以,你可以预见,从长期看这种结构就降低了家庭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单因素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I:保守的家庭发展理念,阻断了接触新机会的可能性,机会因素被极大弱化,小到一个家庭的沉浮,大到一个国家的兴衰都可以用此解释。故国家要发展就要改革开放,世界要发展理应全球化。 A:我要发展,就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新领域的各种可能性,这不仅是发现天赋的一部分,更是个人的进取之道。 P153.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 P159.我们实施一个想法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成本在不断降低。过去靠资源垄断或者固守专业技能而过得很舒服的人将被迫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被替代,这些专业能力的低成本扩散使得“有能力组织资源实现战略意图”的人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创业的门槛在降低。这个过程其实加速了人们在认知层面的竞争。具备预见性认知能力的人,因为提前在战略要地进行了布局,在后来的竞争中就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I:分工细——很多工作能外包——事情变得简单——拼预见性认知能力 搜索能力——行动力——结构力 用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L的网络营销能力未必是前10%,执行能力差不多是前10%,但是网络营销+执行能力,那真的就是前10%。 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查理·芒格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P163.当你精细谋划,上阵杀敌,从敌人手里夺过来一杆枪。所以接下来你自己用枪战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怎么会想着回来把枪交给瞄准目标更准确的别人呢?是啊,我们都想用枪,可是,你必须配得上自己的欲望。重大的决策,请在你的能力圈内做出。 P164.我们总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狙击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最勇敢无畏的工作者,但是胜负难料。 P165.我们能够做出高质量的预见性决定,是因为我们比90%的人更了解这个领域。 - 我在如何构建底层认知上,比大多数同龄人强。 - 我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比大多数同龄人强。 继续分析我的能力边界, 首先,对底层认知而言,我更擅长于学习方法、中小型团队管理和旅游业发展规律。其次,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我更擅长于真诚、坦诚类型的。 根据我的能力圈边界,我画出了我的知识服务群体边界:第一,有一定学习方法和工具积累,想要进一步突破成为高级学习者的朋友;第二,工作3-8年,仍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希望从底层打通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中层管理者。 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I:找到自己能力圈内可以服务好的群体。 第四章: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复利效应 P173.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对我们认识世界而言,数学应是一个思考工具,表达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 要充分利用复利效应,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I:做前20%的方法:1、发现复利效应的事;2、提高利率;3、加强重复。 P177.六度分隔理论: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论证:一个人平均有150个朋友(一度人脉),而你的朋友也各有150个朋友(二度人脉)……以此类推,你的六度人脉拥有150的6次方的人脉。而150^6=113906亿,这个数字是目前地球人数的1600多倍,所以理论上,到你的6度人脉的时候,已经可以覆盖整个地球了。 运气只能左右黑天鹅事件的迟早,却不能左右它是否发生。 I:如何增加自己的好运:1提高利率;2重复 P178.拓展人脉的关键利率不是发更多名片,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让人们愿意把你推荐给别人。所以拓展人脉的关键,首先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帮助;其次,才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做公众号、人脉、投资,都是一样的,它们背后都是复利模型。……其实对于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而言,真正有复利效应的不是年化10%的收益,因为在起步期,你的投资利率其实可以非常高。你把1万元钱投入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年化收益可能是5000%;而买年化10%的理财产品,一年也不过1000元。 只有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 I:首先是投资自己,除了生活和学习提升自我 ,还有剩余资金就应该去投资。 概率论 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 P183.概率有两种,一种叫频次概率,也就是计算一件事情发生的频次占结果总数中的百分比。第二种概率叫主观概率。简单地说就是猜。比如你出门时发现汽车爆胎的概率,明天老板心情好的概率是多大? 如何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呢?答案是,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就越准确。 P184.决策树理论与外部视角 画出决策树的方法,通常包括三步:第一步,列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解决的问题(一般用正方形表示);第二步,在它的右侧画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方案(一般用圆形表示);第三步,在所有的方案下面再列出这种方案可能的各个结果及其实现的概率(结果一般用三角形表示)。 P188.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外部视角。所谓外部视角,就是说应该把我们自己的问题看作这个世界中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以此为基础计算概率。 P189.这个世界就是概率分布的,很多事情会随机发生。但我们无须悲观,因为我们选择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结果一定比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事情要好得多。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就拿找工作的例子来说,如果你做充足的准备,你应聘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4%。可你坚持两次,找到工作的概率就高达64%+36%×64%=87%。坚持三次,找到工作的概率就高达64%+36%×64%+36%×36%×36%×64%=95%。这个结果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地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第二,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P191.你要意识到老司机的经验,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个可能性,千万不能把它当成真理。 I:经验,是众多概率事件中的一种可能性。 A: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比如靠能力而不是运气做事。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同时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 黄金思维圈 P193.所谓的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多数电脑生产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他们营销时,大多都是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要买一台吗?” 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中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达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奢侈品品牌能够获得高额情感溢价的关键之一,是他们通过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用今天的流行语说——他们卖的是情怀。 P197.想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看透问题的本质,你应该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 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查理·芒格 P198.我发现,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对方是在哪个层面讨论问题,从而判断他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 P202.当你停留在what的层面找答案的时候,答案永远不会有创新。而当你从why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在how的层面就会产生很多创新想法。因此,我们公司的员工都要培养解决问题时先询问why的习惯 ,以终为始地去开展工作。 每个人不能只囿于自己的岗位,觉得只做好分内之职就可以了,要对职位之间相互关联产生的结果负有一定责任。——《第五项修炼》 进化论 P207.“我认识到,要存活下来就必须采取积极行动。我父亲的经验就是: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适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索罗斯 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人才、信息高度密集,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信息交流中快速演化,对各种可能性的试错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你在大城市中看到未来趋势的概率要比在小乡村里高得多得多。 I:大城市新思想、新理念进化得更快,试错更多,迭代的机会更多。 P209.让自己能够更高效地具备信息优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找到人脉中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套理论:一套是“声称的理论”,一套是“实行的理论”。 知道得太多却没有行动。三个方法可以破局: - 祝福自己拥有冒险的基因。 - 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 - 模仿领先者的行动。 真正的模仿是理解“为什么”看到模仿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象,这才是后期超越的关键。 你能模仿的成功,往往是和你一个能力层级的人的成功,因为你们影响资源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本相似。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 I:模仿是一种对标,理解了为什么就能有自己的东西。你知道不一定能做到,需要界定自己的能力。 系统思考 P224.答案未必正确;但是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本身就会让我们看到更深层的可能原因。 - 关注“关系”而非“事物”。 - 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 - 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 - 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二八法则 P226.人脉对我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感,提供情感慰藉;第二,信息,提供信息情报;第三,能力,分享资源能力。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相当于电线线路中的绝缘器。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叠的。 如果你不认识A,你的所有朋友也不认识A,A和他的所有朋友也不认识你,你和A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结构洞。 如果要让你的人脉网络关系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多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换句话说,你需要增加你现有朋友圈关系背景不同的新朋友。 P229.人们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远远大于通过强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 所谓强关系,是你的亲朋好友、熟识的人,这些人往往会和我们拥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背景,相似的人脉圈。相反,弱关系是那些可能只有一面之缘、很久都没有联系的人,他们带来差异化信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P230.打造人脉蜂窝。 我们提到打造结构洞、关注弱关系,是增加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可能性;而蜂窝理论,是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 P232.很多人会把人脉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有一些资源 关系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生怕告诉了别人,就会影响自己。其实朋友是要相互成就、互相支持。真正的人脉,应该是促成连接、促成信息交流的。

作者简介: 成甲,主业景区设计咨询,副业“得到”APP《成甲说书》栏目作者,个人知识管理培训师,”中国最会学习的人“。 拿到这本书后,我运用了成甲老师的阅读方法,先用5分钟的时间破解了一下这本书。 第一步:首先关注四大板块:封、目、序、尾。封-封面、目-目录、序-序言、尾-结尾。通过这四个板块就可以快速了解一本书,对书籍进行大致的筛选。 封面: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通过书名,我知道这本书是指导个人知识学习的书,而且精进二字是说明这本书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高阶书籍。 目录:看完封面后接下来要看的是目录,目录是作者写作核心与逻辑所在。 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四章: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除了封面和目录,还要关注序言和结尾。序言是作者写作的心路历程,以及他通过这本书想表达什么,结尾是作者对全书内容的总结。 看完以上四大板块,我对本书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对自己想要重点了解的内容也有了目标。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我很有兴趣,想要全面了解下。特别是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要花大力气死磕的部分。 第二步:提出问题,并写出我的答案。带着问题去阅读,对比作者的答案和我心中所想的有什么差别,使阅读的效果事半功倍(相信每个人的问题和答案都不一样,如果是您,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一章: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我的认识:是不是看的书太少?或者是记忆力不如别人? 第二章: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临界知识,知道底层规律。 我的认识:我觉得读书是为了掌握方法和技能,比方学摄影就看摄影书,学烘焙就看烘焙书,难道不是这样吗? 第三章:怎么寻找身边的临界知识?如果找不到更底层的解释怎么办? 我的认识:从身边的大事小情入手,多观察、多思考,加上专业书籍的辅助。可是如果暂时找不到解释要怎么办? 第四章:这章老师讲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里面有哪些案例是我可以借鉴的? 在确定好思路之后,就可以展开对文章的阅读了。 我们先看引言部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临界知识? 这两个概念是整本书最基础的部分。成甲老师的定义是: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它只是信息。晕!原来我以前阅读的很多书、看过的公众号文章,感情都是信息啊,因为我大部分都不记得了,而且也没有用看过的这些信息来纠正我的思想或者行为。 那能改变我们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的可以称为知识吗?是的!它们都是知识,但是有些知识比另一些知识能更加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行为,这些知识被命名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能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此处我受到的启发是:原来临界知识才是我们真正要去学习的知识啊!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如何发现这种规律,并且学会应用规律去解决和预测问题。 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一章开篇,成甲老师把知识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 一、知识数量取胜阶段 二、知识速度取胜阶段 三、知识深度取胜阶段 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知识深度取胜的时代,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问题来了: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老师举了简单回答和深度回答的例子来解答了这个问题 深度答案相对简单答案来说有三个不同: 1.它是分析具体现象后找出抽象规律 2.深度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能更普遍的解决类似问题 而临界知识就是某些深度结论经过更为广泛的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又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我的答案是:是不是看的书太少?或者是记忆力不如别人? 我们对照这本书,看看成甲老师是怎么说的:我们的学习层次上不去,是因为我们只是花时间提升我们的”技术效率“而不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效率“。这是什么意思?真是这样吗? 技术效率:我们学习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解决新问题必须不断学习新方法。 认知效率:学习如何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就是我们在提升”认知效率“。 哦!原来我一直在干着技术层面的事啊!我们不停的看书、阅读各类公众号、参加各种培训,实际上学习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我们看起来很努力,其实一直是在原地打转。汗!所以要提升我们学习的层次,必须要提升认知效率和认知深度,也就是学习”临界知识“。 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低到高逐步学习的过程。公共基础课是我们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等等。如果比喻成打仗,这个阶段就是士兵阶段。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是内隐的,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实践,从而灵活的掌握多学科知识。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升到指挥官阶段了。接下来就是通用必修课,也就是临界知识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上升到对整个战争战略局势的把握阶段,这也是成甲老师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希望大家能通过临界知识的学习,到达知识学习的最高阶段。对我而言,我现在还处在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执行能力和专业能力是我目前需要拿下的。 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这章内容是我想要重点学习的。要想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必须首先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摆脱原始的读书方法,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放慢速度,让效果事半功倍。说起”低水平勤奋“,我以前就是这样的状态,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一周读完一本书,一天读30-40页,碰到有启发的句子也会摘抄或者用线画出来,实际上这种方法是把书中的知识拆分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违背了大脑的记忆规律。大脑擅长的事是把信息和旧知识联系起来,换句话说,我们记住新知识最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通过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网,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还具备两个心态: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也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使自己走出舒适圈。书上的知识再好,如果你不接受,结果还是等于零。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这里就用到二八法则——用80%的时间死磕书中20%的重点内容。就象我现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我想重点学习的,那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章上,这就是”结硬寨,打呆仗“,随便你怎么变,我就是认准我想学的那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直到它变成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接下来超级干货来啦——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联系。 第一点:反思。成甲老师在书中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反思的好处,而且总结出提升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写反思日记。 说到这里,少不得要说说我的感受了,其实从今年一月份我就制定了一个全年的计划,然后拆分为每月计划、每周计划直至每日计划,列出每日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后优先完成。也就是彭小六老师说的”每天找出三只青蛙,然后吞掉它“,每日除了目标之外还有回顾。我坚持了大概一个多月,效果还不错。基本上每天的事情都能完成,自己还蛮有成就感的。后来我2月6号在当当网订购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书回来之后我就马上展开了阅读,这一看发现问题了:我虽然也回顾每天发生的事情,但都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事,一些我认为的”小事“都直接略过了,而且回顾的事基本也就是寥寥几笔,看了成甲老师的书,我终于明白,我这充其量算是”每日小结“,根本不能称为”反思“。真正的”反思“要从小事做起,是对整件事情的回顾,要有细节,有感受,最重要的是要有思考,从事件结果分析原因,寻找更好的办法,然后提出假设,在另一种方法下,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发现真是让我如获至宝,我立马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我的日记中。到今天我坚持了20多天,虽然和成甲老师比,这个时间真的不值一提,但是就是这短短的20多天,我发现自己竟然也有很大的收获,开始是从比较大的事情反思,慢慢的我发现哪怕就是和同事、和孩子说的一句话都可以反思,而且随着这种反思的深入,我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刚开始写的时候我还在想,老师说他每天要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写反思日志,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吗?结果按照老师的方法一天天坚持,我发现有时两个小时竟然不够用。而且就象老师说的,如果哪天没有写,就感觉心里不踏实,好像昨天的宝贵经验浪费掉了。现在对于我来说,早上写反思日志的时间真是妙不可言,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我。 还有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当时看到这节的时候,我就想怎么才能做到”以教为学“啊,我现在还只是菜鸟阶段,哪有什么可以传授给别人的啊?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虽然我自身功力还不够,但是我可以讲我学到的知识啊。就象昨天在分答上听的成甲老师的直播”如何掌握高效阅读方法“,以前我只是会听,但现在我是边听边记录,最后整理成一篇文章,并且发送到微博、简书以及我自己的公众号上。虽然我写的是老师讲过的内容,但是整理的过程实际就是我加深学习的过程,而且通过整理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了老师讲述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更好的运用。就象笑来老师说的,从开始就要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 最后说下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使我们在用元认知思考问题过程中,有意的应用临界知识,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那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高元认知能力呢?成甲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三个部分:一、对基本知识划小圈。二、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三、在各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我在读这几页的时候感觉成甲老师说的实在太到位了!我们首先用划小圈的方式对一些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吃透之后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就好比说游泳,我们刚开始学习漂浮、呼吸、打水都是一个基本技能,但是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游泳这项新技能。我们将核心技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后,接下来就需要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方式,我们就彻底升级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接下来成甲老师又告诉我们具体执行过程的有用的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 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和简单的书写不同,它是要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录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除了写反思日志之外,我还在得到APP上订购了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认真阅读老师的每篇文章,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也会认真看有质量的留言,找出差距,一点一点改进。然后还坚持写读书笔记,只要有想法就立刻写出来,如果有时时间不充裕,就先到印象笔记上挖个坑,写个一两句,有时间的时候赶紧充实内容。话说印象笔记真是超级好用,不愧是知识管理的大咖们都推荐的软件,实在是很方便,界面简单,而且随时保存书写内容,我真是太爱它了。再就是定期回顾,它能帮助我们超越反思经验的局限,让我们看到更本质的规律。付费购买是以学习为目的的支付行为,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增进认知深度,避免了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回过头看我的问题和答案: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临界知识、知道底层规律还是为了学习方法和技能? 我的认识:我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掌握方法和技能啊,比方学摄影就看摄影书,学烘焙就看烘焙书,难道不是这样吗? 反思:确实是读书方法有问题,如果学烘焙只会照本宣科,而不从中找规律,那永远脱离不了书本,更不可能举一反三。 但是这章有个问题还是没弄明白:老师讲到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时说要学会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这里的“框架”的意思我还是不太理解,这里说的框架是指方向吗?比方说成甲老师进行的是知识管理,就是说在知识管理的框架内应用掌握的临界知识吗?这个问题我还要继续探寻。 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因为复杂背后其实是简单的规律,但是我们在应用时要注意两点: 1.简单是有限度的 2.有一些领域系统复杂,难以简化,不适合这个假设 临界知识的特点:前期不断的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会很慢,但是一旦掌握方法,成长就会越来越快。 那如何去发现临界知识呢?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从中发现规律。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为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下面说说我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一点启发。因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去年我开始学习烘焙,这样既卫生,早餐还可以多些花样。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是照搬食谱,比方说做面包,人家说多少克面粉我就一克不差,人家说加多少水我就加多少水,说用黄油我绝对不用别的油。后来随着我看的烘焙书的增多,再加上实践的经验,我慢慢的发现,其实我没必要完全按照书中的方法来,只要符合这个比例就可以,做烘焙要点就那么几个,把主要的方面把握好,其余的随便你发挥。比方说水我可以用牛奶代替,我喜欢汤种的柔软那我就可以在面里加上汤种,这样我每次都可以做出成功的面包,还能不断变换花样。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答案就是刻意练习:1.在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 2.在不同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 然后成甲老师举了得到APP的例子说明如何从现象层面、技术规律层面、底层规律层面来解释问题。 第三章最后一节讲了如何用临界知识来构建自己的”能力圈“,重点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并在”能力圈“中进行投资。 再回头看下我的问题和答案: 第三章:怎么寻找身边的临界知识?如果找不到更底层的解释怎么办? 我的认识:从身边的大事小情入手,多观察、多思考,加上专业书籍的辅助。可是我暂时没想到如果找不到解释要怎么办? 阅读以后明白我切入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暂时找不到解释,可以先想办法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第四章: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成甲老师说了几个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临界知识,如黄金思维圈、复利效应、概率论、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以及安全空间。我们要学会跨学科的学习临界知识,将它们整合起来,让知识爆发惊人的威力。 开头我提出的问题: 第四章:这章老师讲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里面有哪些案例是我可以借鉴的? 阅读复利的例子后,让我想到得到里面笑来老师的一篇文章《长期究竟是多长》:里面列举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复利表格,复利除了可以应用于投资领域,还可以用来衡量自身的成长,比方我们把投资的项目看做我们的自身技能,第一种方式就是自身技能加上按部就班的坚持执行,假以时日就会实现增长,这里的要点有两个:1.坚持,2.什么样的技能很重要。同样都是坚持,越稀缺越精准的技能会更早实现翻倍。第二种方式:选择+坚持,但是这个坚持和第一种不同的是,每天增加一个点,也就是今天的我总是比昨天进步一点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翻倍的时间更早来到。你开始选择的目标越正确(也就是收益率越高),再加上有策略的坚持,爆发点就会越早来到。第三种和第二种正好相反,虽然也是每天坚持,但却一天不如一天,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就是你期望的那天永远也不会来到。这是复利原理在我们自身成长中的应用。你选择什么样的努力方式,就注定会有什么结果。 这篇书评我是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前后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本书是我这些年来花最长时间阅读的一本书,也是目前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但这还远远不够,相信再多读几遍,我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